欢迎访问北京丰源浩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!
八成新邮处于“破发”状态 “我们集的不是邮,是情怀”
时间:12月18日

金证券记者 江芬芬

  “邮票会消失吗?”当集邮热只能追忆,南京一帮邮友心有不甘却力有不逮,只能无奈发问。

  与昔日的喧嚣景象不同,如今市面上八成新邮处于“破发”状态,即市场价比不上发行价。在使用价值日益式微、新邮亏钱效应蔓延的情况下,不少邮票仿佛无人问津,正如南京一位邮友所言,“我们集的不是邮,是情怀。” 但记者注意到,为了拯救邮市,市场各方正在努力。

  传承邮票的人太少

  “小小邮票,大大功能;方寸之间,包罗万象。”对于70多岁的南京市民老罗来说,在其青少年时期这句话可谓耳熟能详。当时,人们多有书信往来,他迷上了那些花花绿绿的邮票,每次都会把信封上的邮票剪下来保存。后来,他开始系统地收集信销票、盖销票,去邮局预订购买,收集的邮票主题越来越广泛。几十年的心血,汇聚成几百枚邮票。闲暇欣赏之余,最近几年老罗也多了桩心事:周围能交流的邮友越来越少,子女、孙子辈对邮票毫无兴趣,省吃俭用攒了几十年的收藏却无人继承,心中始终难以释怀。

  陈建是70后,在他幼时的记忆中,集邮是一种风尚。一帮小伙伴没有钱去邮局买,只能到处收集那种盖了邮戳的邮票。参加工作后,他对邮票仍然难以割舍,经常会跑到邮局去排队抢邮票,“那时没有邮票增值的想法,只是纯粹喜欢。当时很多邮友都会跑到南京大方巷交流、交易邮票,周末我也会去,经常能看到小伙子老人家聚在一起热火朝天讨论。”让人唏嘘的是,当《金证券》记者问起陈建手中如今有哪些藏品时,他却一时语塞,“真的都忘记了,家里的邮票已经落灰了。”

  他告诉《金证券》记者,随着工作渐忙,生活中也没有寄信贴邮票的需要了,对邮票的热情日渐消逝。这几年他也多少听说邮票价格跌得厉害,更是两耳不问邮市了。前段时间,他念叨着要把家里的邮票处理掉,毕竟集邮册挺占位置的,还是老婆劝他,“放着放着,好歹是一段回忆!”

  而采访中,20多岁的林云竟然完全不想提及邮票。2015年,听朋友讲炒邮票很赚钱,他就一个劲地扎了进去。当时在某交易市场一些邮票品种遭遇资金猛炒,林云投资了几万块,竟然资产在一个月内翻倍。他迅速追加了20万投入市场。随着国家清理整顿交易市场,邮票二级市场价格风云突变,众多邮票从高位跌落,林云手中的邮票市值也大幅缩水直至亏损,最终只能黯然离场。

  新邮“破发”成常态

  只见银发、少见黑发,近年来邮市的年龄断层愈发明显。邮币卡大数据平台邮宝曾分享两组关键数据——即便是在互联网邮币卡用户里,30岁以下的占10.7%,30-40岁的占26.73%,40-50岁的占36.89%,50-60岁的占17.2%,60岁以上的占8.48%。此外,平台用户人数中江苏居首位,占整体的10%,其次是山东、河南。

  林宇翔,第一邮币网创始人,其在邮票市场浸淫了20多年。“就全国范围而言,长三角地区的邮票收藏最发达,藏友最多,但这些年也能明显感觉到集邮人数急剧减少,市场交易量大幅萎缩。”他告诉《金证券》记者,自己圈子里玩邮票的人逐渐离场,很多城市邮票交易的实体店慢慢消失,即便是面向全国市场的线上店,也是一年不如一年。就他所经营的网店而言,最近两年的交易量相比三四年前缩水六七成。

  众所周知,邮票主要两个功能:邮资票据和收藏品。在现代化通讯方式的冲击下,前一功能基本退出历史舞台,至于收藏品,最近几年邮市惨淡,新邮(按照邮友的标准,一般是发行五六年以内的邮票)破发已成常态,“三折四折多如狗,五折六折满地走”。以今年为例,截至11月底,市场总共发行了31套邮票,8成邮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打折,有一些邮票甚至打五折,比如《西游记》(第三组)邮票面值为5.4元一套,市场价格只有2.6元一套。从邮宝披露的数据来看,2018年邮票存量盘中,编年邮票的大版、小版价格均缩水约1/4;套票跌去15%。增量盘中,邮票全部43个品种(含型张、全张)中,打折品种高达36种,占比83.7%。

  这也意味,除了少数老精稀邮票,绝大多数邮票都在贬值。有邮友直言,“邮市和集邮不能画等号,但邮市长期不好,肯定会影响集邮。”

  精稀邮票拍卖价走高

  《金证券》记者注意到,为了拯救邮市,市场各方也在努力。最近几年,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供给侧对发行量进行了较大幅度的缩减。其中,2018年纪特邮票发行量整体减量约29.10%。集邮销售渠道不断下沉,县以下的网点在增多,线上渠道也在不断探索。为推广集邮文化,相关部门加强邮票的科技含量和时尚感,利用VR技术,采用宣纸、陶瓷、木材等材质,让邮票可看可闻可感等。

  但目前惨淡的邮市尚未大幅改观。记者接触的部分邮友选择了随遇而安,在他们看来,市场不景气,恰恰提供了淘到喜爱邮票的绝佳机会。老罗就坦言,集邮只是这一辈的乐趣和精神寄托,“从来没有集邮赚钱的想法,大多数人是爱好型集邮、情怀型集邮。”

  一些人则表达了隐隐的不安:如果市场破发不改、人群流失继续严重、实用功能无法“激活”,邮票是否会就此消失?

  值得一提的是,因为独特性和艺术性,邮票依然活跃在收藏界。目前邮票拍卖市场行情与现货市场相反,呈现出逐年走高的态势。12月8日,在山东举办的一场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,1980年“庚申猴”整版邮票以136万元落槌,一枚“全国山河一片红”邮票也拍出40万元的骄人战绩。2018年,在传统的线下规模场次拍卖中,邮票成交1.42亿元,相比2017年增加11.17%,与此同时,线上拍卖发展也很快。

  在林宇翔看来,未来集邮仍然只会是小众收藏活动,大量资质一般的邮票,或继续湮没于民间,但艺术价值突出的少量邮票则会闪耀于更大的舞台。


文章来源:金陵晚报

公司新闻

基金产品